钠离子电池:中国的机会

钠离子电池:中国的机会

发布人:网站管理员
主题
钠离子电池:中国的机会
活动时间
-
活动地址
中山大学东校园纳米楼321会议室
主讲人
胡勇胜 研究员,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
主持人
卢侠

电动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,迫切需要高性能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。锂离子电池是动力电池的最佳选择,但随着其规模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,锂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。

然而,锂的储量有限(17ppm),且分布不均匀(70%集中于南美洲),目前我国80%锂资源依赖进口,为了将来不被卡脖子,亟需发展新型二次电池体系应用于通信基站、数据中心后备电源、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等大规模储能领域。

由于钠在地壳中储量丰富(23000ppm)、分布广泛(没有发展瓶颈),具有和锂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,且钠离子电池具有与锂离子电池相似的工作原理与电池组件,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储能技术。钠离子电池技术有望在大规模储能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,对我国能源安全和实现全面电动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。

现在的问题是,在新一轮的电池技术角逐中,中国是否有机会率先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?